close


html模版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加快河南農業轉型升級


信陽油煙處理設備毛尖進入采摘期

工人在湯圓加工車間忙碌

靈寶蘋果掛滿枝頭

黃河灘區成為我省畜牧業基地

本版圖片均為本報資料圖片

高標準糧田裡小麥豐收在望,我省已建成“田成方、林成網、溝相通、旱能澆、澇能排”的高標準良田5375萬畝,有力支持瞭糧食產能的穩定提升

優質花生讓農民喜笑顏開

優質水果豐收,豫東果農在采摘酥梨

現代牧場的散養奶牛在悠閑進食

□本報記者高長嶺劉紅濤

前 言

河南因大部分地區位於黃河以南,故稱河南。遠古時期,黃河中下遊地區河流縱橫,森林茂密,野象眾多,河南又被形象地描述為人牽象之地,這就是象形字“豫”的根源,也是河南簡稱“豫”的由來。《尚書·禹貢》將天下分為“九州”,豫州位居天下九州之中,故有“中原”“中州”之稱。河南全省總面積16.7萬平方公裡,地勢西高東低,北、西、南三面由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別山沿省界呈半環形分佈;中、東部為黃淮海沖積平原;西南部為南陽盆地。

作為全國農業大省、糧食大省、畜牧業大省和農產品加工業大省,糧食生產是河南的王牌。2016年糧食生產再獲豐收,產量達到1189.32億斤,是歷史上第二個高產年。我們用1/16的土地,生產瞭全國1/10的糧食,1/4的口糧。總書記2014年在河南調研視察的時候指出,河南這一張糧食王牌不能丟。河南計劃到2020年建成6369萬畝高標準糧田,確保2020年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定達到1300億斤。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對河南提出的打好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創新驅動發展,基礎能力建設,新型城鎮化“四張牌”要求,河南省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四優四化”為突破口,以增加農民收入、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為中心,以調整優化結構、提高質量效益和深化農村配套改革、增強發展活力為重點,著力培育新主體、打造新業態、增添新動能、拓寬新渠道,加快推進農業轉型升級,加快建設現代農業強省,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

河南以優勢農產品為基礎,以龍頭企業為支撐,以加工集聚地為核心,著力打造乳制品、食品加工、果蔬、油脂、中藥材、茶葉等12類542個現代農業產業集群。2016年全省農產品加工企業達到3.78萬傢,其中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7779傢,實現營業收入2.3萬億元,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的29%,實現利潤總額1871.7億元。現在全國的方便面1/3來自河南,水餃7/10是河南的,火腿腸1/2是河南的,饅頭1/4是河南的。2016年全省肉、蛋、奶產量分別達682.54萬噸、422.5萬噸、326.8萬噸,分別位居全國第二、第二、第四。

2016年全省主要農產品監測合格率均在98%以上,“三品一標”農產品總數2710個,基地面積占全省耕地面積的30%。全省有21個農產品品牌被命名為“中國名牌”,47個農業企業的產品商標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河南省級農產品品牌156個;地方農產品品牌207個。

龍頭引領促轉化增值打造農產品加工強省

河南省農產品加工業以農產品生產基地和農產品優勢資源為基礎,依托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產業集聚區和縣域經濟著力打造國內一流的面制品、肉制品和乳制品等主導優勢產業,建設國內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果蔬、油脂、飲料等區域優勢產業,培育國內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休閑食品、調味品等成長性產業,做強具有鮮明地域特點的特色農產品產業,初步形成瞭結構優化、佈局合理、特色明顯、優勢突出的農產品加工產業佈局,努力提高農產品加工轉化率和增值率,打造產業“升級版”,實現由數量擴張向質量提升轉變,由分散佈局向產業集群轉變,由農產品加工大省向農產品加工強省轉變。

昔日中原糧倉 今朝國人廚房

2016年,全省農產品加工企業達到3.78萬傢,其中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7779傢,增加值同比增長7.1%,實現營業收入2.3萬億元,同比增長10.3%,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的29%,實現利潤總額1871.7億元,同比增長6.6%,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的36.17%,稅金總額670.5億元,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稅金總額的34.30%,從業人員230.1萬人,同比增長1.6%。

農產品加工業已成為我省農業現代化的支撐力量和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河南從“中原糧倉”變為“國人廚房”。我省糧食及肉類加工能力位居全國第一,其中,面粉加工能力6100萬噸,占全國的30%,居全國之首;火腿腸、味精、面粉、方便面、掛面、米面速凍制品等產量均居全國第一;肉類加工基地和速凍食品生產基地銷售的產品,分別占全國市場份額的70%和60%。火腿腸的1/2、方便面的1/3、湯圓的3/5、水餃的7/10產自我省。其中,3/5的湯圓來自於河南的三全,1/2的餃子來自河南的思念,吃兩根火腿腸有一根產自河南的雙匯。農產品加工業已成為河南重要的支柱產業和經濟增長點。

龍頭企業引領 百億企業八傢

我省通過做大做強龍頭企業,培育出一批行業領軍企業,不斷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增強其輻射帶動能力;同時,強化農業產業鏈構建,推動產加銷各環節融合發展,大力推進科技創新,提升龍頭企業核心競爭力,創建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推動龍頭企業集群集聚。通過實施項目帶動戰略,發揮投資拉動作用,每年投資建設100個億元以上加工項目,擴大加工企業規模。強化對重點龍頭企業的監測服務、動態管理和政策支持,每年重點支持100傢龍頭企業新上項目給予貸款貼息。鼓勵農產品加工企業通過兼並重組、參股控股,實現強強聯合,培育一批農產品加工企業集團。

截至2016年,我省國傢級重點龍頭企業60傢,省級761傢。銷售收入超10億元以上的411傢,超20億元的117傢,超100億元的8傢。全省涉農企業有17傢在境內外上市。許多食品加工的龍頭在河南,全國肉類綜合10強中,河南有3傢企業入選;方便面10強中,河南的企業占據半壁江山。生豬和肉禽加工業在國內處於領先水平,2013年雙匯集團以71億美元並購美國最大的肉類加工企業史密斯菲爾德公司後,成為全球最大的肉類加工企業,生產基地遍佈歐美亞三大洲10多個國傢,營業收入1400多億元。河南華英禽業集團是以肉鴨為主的大型食品加工企業,年加工肉鴨能力達到1億隻,居世界第一位,產品暢銷20多個國傢和地區,國際市場占有率在30%以上,成為“世界鴨王”。三全、思念速凍食品在全國市場占有率已近60%。

原料基地穩固 產業快速發展

我省初步建成瞭以優質專用小麥、玉米和水稻為主的糧食生產基地;以京廣鐵路沿線生豬產業帶、豫西南肉牛、沿黃灘區奶牛、豫東豫北肉羊以及豫北肉雞、豫南水禽為主的畜產品生產基地;以日光溫室為主的豫北冬春菜生產基地、以塑料大棚為主的豫南早春和晚秋菜生產基地,日光溫室和塑料大棚並重的豫東豫中冬春和早秋菜基地,及豫西山區越夏蔬菜生產基地;以沿黃大果花生、豫南豫西南小果花生、沿淮優勢油菜、豫南芝麻、大別山區桐柏山區和黃淮海平原核桃、油用牡丹、油茶等為主的油料生產基地,豫西及沿黃故道蘋果基地,信陽、南陽桐柏茶葉基地,焦作、南陽中藥材基地等。

種植基地更為穩固。截至去年年底,河南省已建成高標準糧田5375萬畝,計劃到2020年建設高標準糧田6369萬畝,糧食生產能力穩定在1300億斤。機械化生產水平不斷提高,我省小麥生產機械化水平達到98%,玉米機播率達到89%,機收率達60%以上。經濟作物種植基地面積6000多萬畝,其中,蔬菜播種面積2658.80萬畝,蔬菜及食用菌產量7807.61萬噸,居全國第三位;果樹種植面積730萬畝,產量910萬噸;油料作物播種面積2437.14萬畝,產量619.09萬噸,全國第一;其中花生產量509.19萬噸、芝麻產量28.10萬噸,均居全國第一位。玉米、棉花、水果、煙葉、中藥材等主要農產品產量多年來穩居全國前三位。

養殖基地不斷壯大。河南省畜產品資源豐富,種類多、數量足、品質優。全省省級以上畜牧產業化龍頭企業229傢,牛、豬、禽、羊飼養量分別達1437萬頭、1.03億頭、16.5億隻和4027萬隻,分別居全國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位。全省豬牛羊禽肉總產量682.54萬噸、禽蛋產量422.50萬噸、牛奶產量326.80萬噸,分別居全國第二、第二、第四位。

依托眾多的畜產品資源,河南大力發展畜產品加工業。到2016年年底,全省生豬、傢禽、肉牛年屠宰加工能力分別達9000萬頭、11.1億隻、124萬頭,生鮮乳年加工能力達300萬噸。

主食加工業 市民最青睞

按照主食和食品加工的口感、營養、品質需要,確定與之相適應的專用面粉生產;根據面粉加工企業對專用粉品質的要求,加快小麥品種結構調整步伐,徹底改變“以糧食生產決定加工,以糧食加工決定市場消費”的“供需倒置”狀況。在加快調整小麥品種結構的同時,支持面粉加工企業研制適應主食饅頭、面條和速凍、方便食品的加工需要,加大技術改造力度,調整自身產品結構,為主食和食品加工提供適銷對路的優質原料。

目前,全省共有主食加工企業近600傢,年實際加工量1200萬噸,實現工業總產值1738.8億元。主食加工重點企業共建立自己的原料生產基地618.9萬畝,帶動農戶154萬戶,中央廚房、主食加工配送中心營運而生(主要集中在原陽縣)。全省主食加工企業在國內大中城市建立的銷售網絡和直銷網點已有5000多個,初步形成瞭從原料生產到銷售終端完整高效的產業鏈條,確保瞭食品安全。發展主食加工業進一步拉動瞭市場消費,全省居民從超市和市場購買饅頭、鮮濕面條、油餅、油條、米飯等主食產品的人數已占總人數的56%,城市居民達85%以上,縣城居民達到瞭83%,農村居民也達到瞭50%,優美環保科技工程,靜電機,靜電機推薦,靜電機保養,靜電機清洗,靜電油煙處理機極大地方便瞭群眾生活,適應瞭市場需求。

特色農產品 進出口猛增

河南省已建成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121個,其中國傢級20個,居全國第二位,省級101個。逐漸形成瞭幹鮮蔬菜、活豬及鮮凍豬肉、果汁、調味品、食用菌等具有比較優勢的出口品牌。全省出口農產品由原材料、半成品逐步向深加工產品轉變,出口產品涵蓋瞭豬肉、牛肉、鴨肉、雞肉、花生、食用菌、果汁、四大懷藥、獼猴桃、蔬菜、柳編、花卉種苗等我省多種優勢食品農產品,形成瞭三門峽蘋果、南陽香菇、許昌蔬菜、駐馬店周口調味品、鶴壁信陽禽肉、漯河豬肉等為代表的特色優勢出口產品基地。

示范區以點帶面的引領作用日益凸顯,我省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整體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其中,僅漯河市鮮凍豬肉出口就占全省的90%以上、占全國的1∕4。西峽縣年產香菇1.2萬噸,占全國總量的1∕10,香菇出口總量占全國的70%,出口貨值最高達60億元。三門峽蘋果出口突破10萬噸。出口超1億美元的還有竹木藤草柳制品、蔬菜及其制品、果汁、禽肉。同時,供港活豬16年安全無疫、8年無藥殘超標。有14個產品獲得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總量繼續保持全國第一。雙匯、華英、永達等27傢企業已向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蒙古、俄羅斯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傢進行註冊。河南出口速凍及脫水蔬菜生產企業備案已達108傢,糧食及面糖制品生產企業61傢,肉及肉制品企業42傢,罐頭企業34傢,調味品26傢。

科技持續帶動 幫助農民增收

近年來,依靠科研院所和大專院校的技術力量,充分發揮技術創新作用,廣泛開展科企對接活動,使更多的先進技術和生產裝備應用於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提升核心競爭力,拉長產業鏈條,提高產品附加值。積極鼓勵農產品加工企業通過自建、聯建、合作等多種形式,建立科技研發機構。全省農產品加工企業經認定的國傢級研發機構18個,省級研發機構123個,省級以上檢測機構20個,院士工作站10個,博士後工作站13個,大專院校、科研機構的教學、科研基地和項目實驗室29個。

2016年,全省農產品加工業規模以上企業吸納勞動力230萬人,提供勞動報酬超過550億元,平均每個勞動者獲得報酬22914.8元,全省規模以上的農產品加工企業通過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戶等利益聯結機制帶動農戶1330萬戶,占農村總戶數的50%以上,增加農民收入335.2億元,戶均增加收入2520.3元。農產品加工業在農民就地就業和持續增收中發揮瞭重要的作用。

發展特色產業 助力脫貧攻堅

開展特色農業產業扶貧是貧困地區人民群眾的殷切期望。我省困難群眾絕大多數集中在農業、農村領域,農業產業是農村貧困人口生活和收入的主要來源,也是扶貧開發的源頭活水。對貧困地區來說,隻有發展產業才能增加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去年,省委省政府發佈瞭《河南省產業扶持脫貧實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通過產業發展帶動200萬貧困人口脫貧,占全省“十三五”時期脫貧人口近一半;在我省重點發展8個脫貧產業,其中明確由省農業廳牽頭的脫貧產業有4個,分別是特色農產品產業、優質糧食產業、設施農業、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畜牧養殖產業、鄉村旅遊產業、特色加工產業和電商流通產業等4個產業也要積極配合。

河南認真落實農業部等九部委《貧困地區發展特色產業促進精準脫貧實施意見》,在53個貧困縣編制的縣級特色產業精準扶貧規劃基礎上,組織編制瞭《河南省十三五特色產業精準扶貧規劃》。《規劃》包含瞭特色產業精準扶貧現狀、扶貧總體要求、重點任務、資金測算與投資計劃、政策保證、組織實施等6個方面,覆蓋我省53個貧困縣、3249個鄉鎮、4625個貧困村,覆蓋153.2萬貧困人口,總投資1135億元。

特色農業產業發展是貧困人口脫貧致富的前提,要按照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立足貧困地區資源稟賦和市場需求,培育差異化比較優勢,生產適銷對路的農產品。要結合農業部現代農業示范區、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特色農產品優勢區、農業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和農業產業園“五區一園”建設,對有條件的貧困縣市,優先指導支持創建,進一步提高產業集中度。凡是在“四優四化”佈局中的貧困縣和非貧困縣的貧困村,要作為優先發展區域,調整優化種植結構,重點打造一批具有地域特點的優質專用小麥基地,發展一批園藝作物高標準規范化設施生產基地,建設一批高油酸花生綠色高產高效示范基地。在高標準糧田規劃區內的46個貧困縣,要通過加大貧困縣高標準糧田建設支持力度,提高貧困地區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農業產業扶貧,培育主體帶戶脫貧。新型靜電油煙處理機經營主體是推動農業產業發展的主力,要把農業產業扶貧的著力點放在打造有帶動脫貧能力的新型經營主體上,要圍繞貧困地區特色農業產業發展,創建一批示范性傢庭農場、示范性農民合作社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充分利用產業扶貧政策,催生扶持一批農民合作社,通過吸納貧困人口入社、就業帶動、股份合作、結對幫扶等形式,鼓勵其參與到產業扶貧大局中。

農業產業扶貧,打造品牌開拓市場。打造特色農產品品牌是推動農業產業發展的重要舉措。要深度挖掘貧困地區資源、生態和區位比較優勢,加強品牌建設和地理標志保護,積極發展“三品一標”農產品認證登記,在貧困地區創建一批區域公共品牌,培育一批特色農產品品牌,增強農產品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要利用省內外、國內外各種展示展銷活動,大力推介貧困地區特色農產品,提高市場占有率。要借助此次全國農業品牌大會,展示品牌扶貧成果。引導各類農業經營主體與電商企靜電機安裝業對接,讓貧困地區特別是偏遠地區生產的綠色農產品走出大山、走出河南,擺上國內外消費者的餐桌,使貧困人口生活得到有效改善。

強化服務支撐,探索精準模式。農業技術服務是深化農業產業扶貧的手段,也是農業部門的優勢所在。農業部門要加強貧困地區基層農技人員隊伍建設,積極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依托萬名科技人員包萬村科技服務行動,加大對貧困戶關鍵環節的技術指導和培訓力度,有條件的地區,可以建立農技服務精準到戶機制,專門成立農業精準扶貧技術小分隊,開展“一對一”定點幫扶。

構建完善利益聯結機制是產業扶貧的關鍵。去年,省農業廳籌措9000萬元財政資金,探索涵養式精準產業扶貧新模式,在滑縣、蘭考縣分別投入資金5400萬元、3600萬元,通過贈股形式,註入扶貧農民合作社或村集體經濟組織,股權量化到每個貧困社員,扶貧農民合作社或村集體經濟組織將扶持資金再入股龍頭企業,建立“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村集體經濟組織)+貧困戶”利益聯結機制,每年貧困戶按股獲得分紅。今年,我們將繼續進行探索,實施農業產業精準扶貧行動計劃,部省涉農重點項目,涉及貧困縣的將優先對接支持,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進行定點幫扶,形成農業產業精準扶貧試點示范項目亮點。

創建中原農業品牌建設現代農業強省

河南是農業大省,也是農產品加工和農業品牌大省。2016年,我省糧食總產量達1189.32億斤,油料、蔬菜、瓜果、水產等菜籃子產品供應充足,全省豬牛羊禽肉總產量682.54萬噸、禽蛋產量422.50萬噸、牛奶產量326.80萬噸,分別居全國第二、第二、第四位。充足的原料供給促進瞭農產品加工的快速發展,全省農產品加工業達到7779傢,實現營業收入2.33萬億元,占全省工業產值的三分之一。農產品加工業的快速發展,使河南培養出瞭一大批知名農業品牌。全省有21個農產品品牌被命名為“中國名牌”,47個農業企業的產品商標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河南省級知名農產品品牌156個;地方級知名農產品品牌207個。湧現出雙匯、華英、三全、好想你、雛鷹、信陽毛尖、靈寶蘋果等一大批知名企業和名牌。河南不僅成為全國名副其實的大糧倉、大廚房、大餐桌,也鍛造瞭“河南制造”的農產品大品牌。

加強品牌主體培育打牢品牌創建基礎

企業是品牌建設的主體,隻有做強做大才能創建有影響力的品牌。長期以來,我們堅持產業集聚的發展理念,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集群。目前,全省農業產業化集群已發展到207個,分佈在12個產業、50多個子產業中,基本覆蓋全省優勢農產品和區域性特色產業。2016年,全省農產品加工企業達到3.78萬傢,其中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7779傢,增加抽油煙機推薦值同比增長7.1%,實現營業收入2.3萬億元,同比增長10.3%,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的29%,實現利潤總額1871.7億元,穩居全省“第一支柱產業”。另外,我們調整財政支持方向,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作為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補助、農業支持保護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農業結構調整專項等財政項目資金重點扶持對象,強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創建農民合作社示范社、示范傢庭農場,創新“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等生產經營模式,促進完善主體之間的利益聯結機制,加速“兩新”融合、一體化發展。2013年以來,省、市、縣三級共安排16.6億元專項資金,用於龍頭企業新上項目貼息支持。目前,全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已超過17萬傢,為品牌創建培育瞭豐沃的土壤。

加強品牌質量監管確保品牌產品品質

堅持依托“三品一標”公用品牌發展企業品牌,推動企業品牌走向高端市場和國際化。全省各地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引導企業創品牌、創名牌。對獲得“三品一標”認證的企業(農民合作社),分別給予5000元—10萬元獎勵,對獲得省級、國傢級名牌產品的分別給予5萬元、10萬元獎勵。目前,全省“三品一標”農產品2710個,其中,無公害農產品1566個,綠色食品569個,有機農產品30個,獲得國傢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登記的區域特色農產品65個。全省無公害畜產品產地466個,固始雞、南陽黃牛等9個畜產品通過瞭國傢地理標志認證。

同時,強化質量監管,落實企業主體責任,部門監管責任,政府領導責任。在全省28個省轄市、直管縣(市)和所有涉農縣(市)區建立瞭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機構,建成1個省級綜合檢測中心、18個市級檢測中心、140個縣級檢測機構,構建起橫到邊、縱到底,全鏈條、無縫隙、網格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檢測體系。農產品質檢和品牌認證監管部門通過例行檢測、監督檢測、監督檢查、年檢和換證(續展、再認證)等手段,保持對獲證企業和產品監管的常態化和持續性。同時,加強對企業內檢員的培訓,提升企業內部質量管理水平,全年各類抽檢“三品一標”全部合格,確保瞭品牌農產品的質量和品質。

加強品牌宣傳推介營造品牌發展環境

酒香也怕巷子深,創建品牌農產品需要多吆喝,更離不開政府部門的政策支持和發展環境的營造。一是建立品牌目錄。我們從“三品一標”農產品中,遴選20個省級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34個省級農業企業品牌,100個省級特色農產品品牌,207個地方級農產品品牌,建立瞭河南知名農產品品牌目錄。實行動態管理,實時發佈信息,接受社會監督,優進劣汰。二是加強品牌宣傳。充分利用報紙、電視、網絡等傳統媒體,宣講普及農業品牌知識,組建“河南農產品質量安全交流群”“三品一標大傢庭”等覆蓋全省的微信群和QQ群,多渠道發送品牌建設動態,形成瞭農業部門領唱、企業合奏、媒體跟進的宣傳態勢,實現瞭紙媒有板塊、電視有畫面、電臺有聲音、網站有動態、QQ群裡有消息、朋友圈有喝彩的農業品牌宣傳格局。三是搭建推介平臺。積極組織我省農業知名品牌參加省內外大型農業展會,擴大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促進產銷銜接。已連續參加瞭農業部主辦的14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累計參展企業2084傢,貿易簽約額1105億元,有110個產品獲得農交會金獎產品。我省主辦、承辦瞭多屆“中國(駐馬店)農產品加工業投資貿易洽談會”“中國(信陽)國際茶業博覽會”“中原畜牧業交易博覽會”“中國(漯河)食品博覽會”等專業展銷展覽會,影響力逐年提升,讓更多的河南農業品牌產品走出去,讓更多的人瞭解河南農業品牌。

加強品牌示范帶動提升農業比較效益

在由吃得飽向吃得好的轉變中,農產品的品牌影響越來越大。在消費者眼中,品牌代表著過硬的質量,代表著讓人放心的信譽,代表著生活的品位,甚至也代表著一個省的形象。品牌的創建帶動瞭產業鏈的延伸,推動瞭產業的發展。

漯河雙匯集團作為以肉類加工為主的大型食品集團,始終圍繞“雙匯”這個大品牌做文章,以屠宰和肉制品為核心產業,已經形成以養殖業、屠宰業、肉制品加工業、化工包裝、物流配送等一體化的產業鏈。年產銷肉類產品300多萬噸,年銷售收入500多億元,在收購瞭美國史密斯菲爾德公司後,在肉制品、生鮮品和生豬養殖三大領域均排名全球第一,成為全球規模最大、佈局最廣、產業鏈最完善、最具競爭力的豬肉加工品牌。

三門峽市立足“靈寶蘋果”這個區域公用品牌優勢,堅持把蘋果產業作為推動農民增收的支柱性產業,著力打造優勢區域,持續培強蘋果品牌,有力地促進瞭全市果品產業的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2016年,蘋果種植面積177萬畝,實現產值63.6億元,占全市農業總產值的33%,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四分之一來自果品產業。

信陽種茶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信陽毛尖1915年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蜚聲海內外。1990年,在全國綠茶評比中以最高分獲得中國質量獎金獎。近年來,信陽市充分利用信陽毛尖這個金字招牌,大力發展茶產業,全市茶園面積已達210萬畝,茶產業年產值達100億元。有茶農近100萬人,從業人員120萬人,茶產業已發展成為信陽特色農業經濟和農民致富的重要支柱產業。

除此之外,我省以“三全”“思念”為主導的冷凍食品系列品牌,以“好想你”棗為主導的特色食品系列品牌,以“白象方便面”“一加一面粉”等為主導的面制品系列品牌等,在提高農民收入、提升農業農村效益等方面都起到瞭巨大的主力軍作用。

河南將繼續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特色農業資源、產業為依托,以現有傳統優勢品牌為基礎,大力發展品牌農業,強化品牌引領,加快推動由河南制造向河南創造、由河南速度向河南質量、由河南產品向河南品牌轉變,促進河南由農業大省向現代農業強省的轉變。

SourcePh" >

A45B178EFD6B8195
arrow
arrow

    scq952g6q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